以壳寡糖为诱导剂,研究其诱导辣椒抗白粉病性的效果。
1.壳寡糖诱导辣椒抗白粉病的效果
由表1可知,25~125 μg·mL-1浓度的壳寡糖处理辣椒植株后,病情指数均较对照有明显的下降,防病效果达49.31%~81.27%,其中尤以50 μg·mL-1浓度壳寡糖的防病效果最显著(图1),其病情指数仅为6.49,而对照(图2)达到了34.87,发病率由70.79%下降到22.87%,防病效果为81.27%。不同浓度处理间的防病效果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部分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因此以50 μg·mL-1的壳寡糖浓度做后续研究。
2.壳寡糖诱导辣椒抗白粉病的系统性
从表2可见,经壳寡糖处理1 d后接种,未套袋的下部叶片(处理叶)较对照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有明显的下降,分别为23.6%和6.99,防病效果达80.49%,套袋的上部叶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也低于清水对照,分别为34%和12.3,防病效果达65.5%。由此表明壳寡糖诱导剂激发植株的抗病性具有系统性,并可向上传导。
3.壳寡糖最佳诱导时期的测定
从图3、图4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壳寡糖的防病效果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以处理后隔1d接种的诱导防病效果最好,病情指数仅6.38,防病效果达到80.09%。在处理10 d后接种,诱导防效仍然达到56.28%,表明壳寡糖诱导辣椒抗白粉病防病效果的持续期至少10 d。
4.实验结果
本试验证实,壳寡糖对辣椒具有显著的诱导抗白粉病性。用25~125 μg·mL-1浓度的壳寡糖叶面喷雾处理辣椒植株后均有明显的防病效果,其中以50 μg·mL-1浓度的防病效果最显著,防效达81.27%,提高浓度效果反而降低,可见,壳寡糖是通过激活辣椒抗病性来抑制病情发展的,并非直接抑制病原物,其机制与杀菌剂等毒性化合物不同。本试验的结果还证实,壳寡糖的作用特点符合诱导抗病性的性质,这就要求我们在田间运用此类药物进行病害防治时,不应按照常规杀菌剂的施药技术来处理。壳寡糖对辣椒抗白粉病性最佳诱导时间为处理后1 d,随着时间的推移,诱导效果逐渐减弱,但至少可持续10 d以上。这与其他类型的诱导剂表达时间不一致。这表明,植物种类、品种及诱导剂不同会产生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诱导剂控制病害时,对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品种、不同的诱导剂、甚至作物不同的生育期采用不同的应用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