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青岛开启“海洋+”发展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7-07-14 10:07:20

目前,青岛正借鉴“互联网+”理念,积极酝酿《青岛市“海洋+”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实现海洋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和全新的海洋利用价值,并力争通过海洋平台,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

“撒网”海洋

轻点鼠标,一分钟即可完成港杂费的支付。而在往年,完成这一业务需要到黄岛港口计费大厅排队交费。带来这一变化的正是青岛港新采用的“网上营业厅”,在这里港口与“互联网+”实现了深度融合,而这正是“海洋+”的题中之义。

青岛市市长张新起介绍,“海洋+”是指借鉴和运用“互联网+”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发展路径、厚植发展优势,实现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以青岛港为例,引入“海洋+”的青岛港,正在使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港口装卸智能化、智慧物流、港口现代管理等信息化建设,打造第四代智慧港口。预计2016年年底前还将投产自动化码头,桥吊装卸、集装箱堆放、车辆进出等都将自动完成,青岛港将真正成为一座不受雨雾天气影响的“无人码头”。

青岛港并不是个案。根据发展规划,“海洋+”将开辟新模式,加快互联网在海洋领域的全面运用,实现海洋产业全面“触网联网”,在船舶、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海洋工业4.0智能制造。   

“海洋+创客”

蟹壳中提取甲壳素,不仅可以用在纺织衣料中,还可以作为医用敷料的升级产品,具有抑菌止血、促进愈合等功效;一条不起眼的海带中不仅可以提取食物添加剂,还可以生产出降压药,废渣还可以加工成海藻有机生物肥……在青岛,这样的创新每天都在进行。

科技创新为海洋经济发展带来澎湃动力。2011年以来,青岛成功培育了11个水产养殖新品种,开发海洋新药5个、功能产品200余个,建成世界第一艘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起重能力的“海洋石油201”号深水铺管起重船,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

今后,青岛将重点开发创新性海洋药物以及生物医用材料、功能食品、化妆品等功能性海洋生物制品。重点发展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仪器装备和邮轮游艇装备,打造国家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同时,深入推进海水淡化应用,打造国家级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基地,建成国家海水淡化示范城市。

创新离不开人才。根据发展规划,青岛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开展“海洋+创客”行动,制定更加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力争到2020年,在海洋新技术领域引进培养海洋高端人才团队不少于100人。大力发展涉海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壮大蓝色基金规模。

海洋经济能够成为青岛经济最为强劲的新引擎,得益于国家战略带来的聚集效应的逐步放大。位于青岛东部的蓝色硅谷核心区,海洋科技聚集效应逐渐凸显,正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洼地”,成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

与蓝色硅谷遥相呼应,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定位于打造“海洋+”高端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港口物流、船舶海工、生物医药国家级产业集群,全面推进国家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

“海洋+商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下午5时,满载化妆品、食品、电子产品的货轮从韩国仁川出发,第二天上午9时之前就能到达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从日本下关发出的货物,26小时就能抵达青岛。依托中日韩海运跨境电商这个“海上高速公路”,青岛实现了与日本、韩国的海上互联互通。

这只是青岛“海洋+”的一个典型应用。实际上,“海洋+”不仅是涉及海洋经济,更包含以海洋为平台,通过“海洋+商务”实现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

根据发展规划,青岛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载体,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建设企业“出海”服务平台,通过直接投资和海外并购、合作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承揽基础设施及油气、矿产资源项目,带动青岛企业“抱团出海”。

目前,青岛正在打造“一带一路”综合交通枢纽,通过对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深入推进海洋领域国际合作,拓展海洋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新空间。同时,青岛将发挥区位优势,抢抓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机遇,以韩国海洋大企业和科研机构为重点,开展产业链定向招商,争取将中韩创新产业园列为中韩两国共建的重点产业园区。

开放的青岛主动站到“互联网+”和“海洋+”的前沿,吹响海洋产业突破号角。“海洋+”无疑将放大青岛这座城市的磁场效应,吸引更多企业、人才和各界将目光投向青岛,其前景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