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壳寡糖在母源性仔猪腹泻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04-21 18:34:33

众所周知,产房的仔猪腹泻,是困扰猪场的一大难题,特别是一周龄内的仔猪腹泻,死亡率是极高的,而往往产房仔猪腹泻与其母猪有着必然的关系。因为对仔猪存活至关重要的母源抗体和免疫活性细胞,不会经胎盘传递,仔猪必须从初乳中获取。而如果母猪的初乳中抗体效价过低,或者母猪抗体免疫失败,母猪的乳汁不足或者被污染,将会严重影响仔猪的健康。
随着养殖经验的积累,人们对仔猪病原性腹泻有了较多认识,通过疫苗免疫和药物治疗多能解决,但对母源性腹泻及其改善机制还没有充分重视。

     母源性腹泻原因可分为:
1、母猪奶水量不足
母猪奶水量不足,导致仔猪吃不足,抵抗力下降,易于感染疾病,导致腹泻甚至死亡。特别是产程过长,体制较弱的仔猪,如果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更容易发病,从而导致整窝仔猪发病。母猪产后无奶或奶水少的现象并不少见,但主要原因可归为怀孕后期营养不够,乳腺未能充分发育,营养不均衡;能量过高,造成肥胖和内分泌失调;年老体弱不能对饲料有效吸收利用;后备母猪未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就已经配种使用,有疾病感染等。
2、奶水中母源抗体不足
奶水中母源抗体不足,新生仔猪不能有效的得到母源抗体保护,易出现病原性腹泻。对新生仔猪至关重要的母源抗体和免疫活性细胞,因为不会经胎盘的传递,仔猪必须从初乳中获得,新生仔猪的肠壁具有独特的胞饮作用,可直接吸收和利用从初乳中得到的抗体及免疫活性细胞,这种特殊的吸收方式仅存在于出生后大约6小时以内的仔猪,所以出生后6小时内必须让仔猪吃上初乳以抵抗早期感染,防止下痢等疾病。而奶水中的抗体多是蛋白,若产前母猪营养不能满足需求,或者年老体弱的母猪胃肠功能减退,对饲料不能充分的吸收利用,体内免疫因子合成必然受影响。所以产前一个月母猪的氨基酸补充尤为重要。
3、奶水的有效营养含量不足
奶水的有效营养含量不足而导致的营养性腹泻。母猪在上产床之后活动量减少(包括限位栏),胃肠蠕动功能变缓,容易引起产前产后便秘、不食,这在很多猪场都是普遍存在的。造成哺乳期母猪采食量低,摄入的营养不够,不能满足仔猪生长需要。则会动用自身脂肪造乳,而这样的奶水中并没有足够营养,但脂肪过量;亦或者是母猪采食量不均衡,过高或者过低,导致奶水的质量过浓或者过稀,都能引起营养性腹泻。
4、奶水中致病因子
奶水中致病因子会导致仔猪非病原性腹泻。如今的母猪大多都是隐性感染,自身携带多种病原(蓝耳、伪狂犬、附红细胞体等),只是处在一个平衡状态。当转入产房,缺水、炎热、惊吓、分娩等多种因素应激时,导致抵自身抗力下降,体内这种平衡受到冲击,从自身抵抗力与致病因子间的对抗到重新建立平衡,导致母猪体内有较多的炎性产物,从而奶水中出现了较多的炎性因子,仔猪吮吸乳汁后导致炎性产物中毒,造成哺乳仔猪腹泻。若炎性因子持续存在,则会导致仔猪吃奶后病情严重的现象,最终无药可治而死亡。如果给母猪输液清除体内有害物质,即便治疗及时,仔猪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往往终生生长发育缓慢。所以,要尽量减少母猪体内的炎性因子分泌,从根源上减少奶水中的炎性因子以及由此导致的哺乳仔猪腹泻。
5、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母猪需要的温度在22℃左右,而新生仔猪的温度需要在30℃左右,我们在实际生产中总是考虑仔猪的温度够不够,从而忽视了母猪的温度,这样就会导致产房温度过高,母猪采食量下降,泌乳能力降低;尤其是分娩母猪如果温度过高会引起母猪产后热应激,导致母猪回奶,乳汁温度升高,乳汁密度过浓或过稀,从而导致仔猪腹泻;或者是产房忽冷忽热,通风等因素也会引起新生仔猪腹泻。
      壳寡糖在母源性仔猪腹泻中的应用:
      母乳是哺乳仔猪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母源性腹泻的发生严重影响着仔猪的健康机制及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壳寡糖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寡糖,可直接在肠道被吸收,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各个靶器官,作为信号分子阻断炎症的发生,在母猪日粮中添加壳寡糖对母猪和仔猪的健康机制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母源性腹泻的发生,进而为猪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日粮中添加一些功能性添加剂,如壳寡糖,可通过提高母体的免疫水平及健康程度,从而提高奶水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尤其是显著提高初乳中的lgG含量,进而保障仔猪的健康。
促进哺乳母猪的采食以及采食后营养物质的有效吸收对于提高奶水的有效营养含量至关重要。已有试验表明,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母猪日粮中添加壳寡糖,能有效改善母乳成分,显著提高初乳中干物质、乳蛋白含量,降低哺乳仔猪的腹泻率,减少断奶前仔猪的死亡。
      在母猪妊娠后期料及哺乳料中添加壳寡糖,它可以有效抗炎,减少炎性因子的分泌,使得奶水中,尤其是初乳中炎性因子的含量显著下降,从而保证哺乳仔猪的健康。同时壳寡糖还有很好的抗应激作用,对于怀孕母猪及泌乳母猪有很好的保护功能。